-
外籍人員在中國就業但未按照中國有關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會面臨什么處罰—外國人個稅分析三
外籍人員未按中國法律規定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會面臨何種處罰?是由外國人個人自己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還是由聘用外國人的中國境內企業務代扣代繳外國人個人所得稅?本文,律師將對外籍人員未按中國法律法規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可能面臨的處罰,進行簡要分析。 首先,關于外籍人員自己,如果其在中國境內就業卻未按照中國有關法律法規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對于不繳納的稅款,需要補繳稅款及滯納金,并且將被稅務機關處其不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二款對此作出了明確規定,…
-
債權人如何決定對債務人申請進行強制清算還是破產清算?
債務人欠錢不還,公司突然關門,也無法聯系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東,債權人怎么辦?債權人是應該向法院申請對債務人進行強制清算還是破產清算呢?首先,我們得弄清楚什么是強制清算,什么是破產清算。強制清算和破產清算有什么區別和聯系。什么情況下可以選擇強制清算,什么情況下可以選擇破產清算。本文,我們將一一介紹。 強制清算是指在公司出現法定解散事由或公司章程所規定的解散事由以后,由負有清算義務的主體(有限公司一般為股東,股份公司一般為董事、控股股東,也包括公司實際控制人)按照法律規定程序,對公司的財產和債權…
-
什么是商業賄賂,企業如何防范被工商部門認定為構成商業賄賂的法律風險
近年來,商務部門加大了對企業壟斷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調查,其中包括對企業商業賄賂行為的調查。司法實踐中,諸多企業對商業賄賂并不了解,以至于商業交易中發生不當行為,導致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以涉嫌商業賄賂進行調查,有的企業甚至被處罰上百萬。而企業在從事這些行為時,并未意識到其行為的違法性。本文,律師將詳細解讀有關商業賄賂的規定,指導企業合法規避被工商部門認定為構成商業賄賂的法律風險,幫助企業正常安全的經營。 什么是商業賄賂 根據《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的規定,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銷售或者購…
-
參會參展合同審核要點
企業經營活動中,需要簽訂各類合同,如買賣合同、采購合同、展會合同等。那么各類合同應該如何起草或修改呢,審核一份合同時有什么注意點呢?實務中,企業擬參加展會的,合同文本一般由展會舉辦方提供,那么,參會參展方應如何審核展會舉辦方提供的參會參展合同呢,有什么注意點?本文,將站在參會參展方的角度,就參會參展合同的審核要點做較為詳細的分析,供參考。 編號 審核主題 審核點 1 合同當事人 舉辦方是否具備經營資質? 2 基本內容 是否明確約定會議、會展內容、時間、地點等?關于會議、會展時間等是否約定的足夠清…
-
淺議公司應如何確定給予交易對象的授信額度問題
任何公司的生存都離不開銷售行為,沒有銷售就無法產生盈利,公司就無法發展,甚至無法存活。但是,對公司來說,做成生意僅是第一步,生意做成后,還需要成功地收回交易所得,即貨款或服務費等,否則,公司不僅無法從銷售行為中獲利,反而會因銷售行為而產生虧損。 近期,多家顧問客戶面臨無法回收交易貨款的問題,小的十幾萬,多的高達幾百萬。而在爭議發生后,對交易對象調查過程中發現,授信額度高達幾百萬的交易對象并非知名企業,僅是個人掌控、經營的小公司,公司注冊資本很低,無固定資產,所有者權益也為負數。在作為賣方的顧問客…
-
擔任董事、總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的外籍人員如何在中國境內繳納個人所得稅—外國人個稅分析一
哪些職務屬于高層管理職務?擔任企業董事或高層管理職務的外國人如何在中國境內繳納個人所得稅?擔任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繳納個稅與擔任普通職務的外國人納稅有什么區別?本文,律師將擔任董事或高層管理職務的外國人在中國的納稅義務,進行簡要分析。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個人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若干具體問題的通知》相關規定,公司正、副(總)經理、各職能總師、總監及其他類似公司管理層的職務屬于中國境內企業高層管理職務。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納稅…
-
外籍人員如何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解析一
外籍人員在中國就業的,需要在中國境內繳納個人所得稅嗎?實務中經常提到的是否在中國境內呆滿183天對納稅義務有什么影響?什么情況下,視為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83天?本文,律師將對一般外籍人員在中國的納稅義務,進行簡要分析。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納稅義務,與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住的期限有關,居住期限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納稅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納稅義務問題的通知》等有關法律規定,判斷外籍…
-
從日本住友、三菱電機等八家日本汽車零部件企業被反壟斷處罰看中國反壟斷法執行現狀
中國壟斷行為的基本類型有哪些?目前,實務中,企業涉嫌何種壟斷行為易被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處罰?對涉嫌壟斷企業處罰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如何確定罰款金額,有法律規定罰款標準嗎?主動配合調查和拒絕配合調查會對處罰結果有影響嗎?本文,將從日本住友、三菱機電等日本汽車零部件企業被反壟斷處罰入手,一一分析前述問題。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4年8月20日披露,該機構已對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處罰人民幣8.3196億元,對日本精工等四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人民幣4.0344…
-
淺議買賣交易中收貨單等收貨憑證對于企業回收貨款的重要性
買賣交易中,不少企業面臨買方拖欠貨款拒不支付問題,以致只能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買方支付貨款。律師代理過的諸多有關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因買方拖欠貨款引起的糾紛最為常見。律師在代理企業進行貨款糾紛訴訟過程中發現,下列幾個問題是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較為常見的法律問題,會成為案件的焦點,會影響賣方回收貨款權利的實現: (1)買賣雙方未簽訂買賣合同 口頭合同雖然受法律保護,但是,買賣交易雙方如果未簽訂書面買賣合同,僅有口頭約定的,一旦發生爭議,任何一方均面臨舉證問題。尤其對于賣方來說,如果其作為原告索要貨款…
-
與買賣基本合同相關的訂單等個別合同制作、修改要點解析
買賣雙方簽訂基本交易合同后,采購方每次向供貨方采購產品時,均需要發送要約,一般以訂單形式發送。訂單,又稱采購訂單、訂貨單等,是與買賣基本合同相關的,必不可少的一種合同文本。本文,律師將簡要分析訂單應具備的條款,以及訂單發送與接受等問題。 訂單應具備的條款 訂單應具備哪些條款,一般與買賣基本交易合同有關。比如,如果買賣基本交易合同已經對貨款結算方式、結算時間、貨款支付期限、貨款支付方式等進行約定的,訂單中就無需再就該等內容進行約定。如果買賣基本合同中,已就可能交易的產品名稱、規格、單價等進行約定的…